返回 黑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九章 干超市其实也很有前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w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百二十九章 干超市其实也很有前途

    “进店费?!”杨吉儿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得质疑了一下,“你是不是穷疯了,怎么连这种主意也打上了?!”

    “国际惯例嘛,再说这事儿对超市本身好处很多。”陈明洛笑着回答道。

    事实上,现在国内位数不是很多的大型超市,都在收取进店费。

    其实供货商向超市交进店费基本上是行内公开的秘密,连锁超市进店费标准都不大一样,有的多有的少,有的超市每月要向厂家索要几万甚至十几万的额外费用,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对于销售情况火爆的大型超市而言,现在一种商品要进超市的话,一般要收取大大小小几十种费用,除了“五一”、“十一”、春节、元旦之外,连儿童节、店庆等也算在内,每个节庆就要收取两三千的费用。

    同一种商品光交了进店费还不算,每种商品还要收取货架费、条码费等费用。同时,供货商还得配合超市搞促销活动,有时候售价甚至低于厂家的生产成本,如果不同意就得退出超市。

    有一些超市中的促销员,其实都是生产商雇用的专门在超市工作的人员,虽然归超市使用,但厂家还要给超市按每人每年一万的管理费。

    相比之下,陈明洛觉得自己的条件还是非常优惠了,至少是明码标价,不再包含其他的额外费用,而且促销员的费用也是超市补贴,并没有再额外收费。

    在同类型的大型超市当中,估计没有人像自己这样好说话的。

    实际上一般零售商品的毛利率也就是20%左右,而交给超市的费用全加起来几乎相当于销售额的15%,再扣除运输、人工费用后,生产商可能连1%的利润率都拿不到,有的时候甚至会赔本。

    但是以进店费等名义收取的额外性费用却是超市收入利润的重要来源,有的超市甚至很明确低给采购员下达硬性指标,每个月要从厂家拿来几万的额外费用,还有超市对供货商恶意拖欠货款,甚至压款长达几年。

    目前虽然阳朔的大型超市只有陈明洛开的这两家,但是随着零售业的开放,不但是本土超市可能会兴起,像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公司在开店方面也拥有了更多的便利,现在虽然说自己的大型超市每天的客流能够达到几万人,但以后的日客流量能达到多少人次就很难说了。

    超市为了吸引客流,经常需要低价倾销与成本持平甚至低于成本的产品,这样超市仅靠正常的批零差价无法保证自己的利润,于是就需要转用其他手段向供货商寻求利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说现在我们的运营情况良好,可以说是日进斗金,但是居安思危,有些事情得想在前头,走在前头,否则到了以后竞争激烈了,情况就不乐观了。”陈明洛对杨吉儿解释道。

    其实干超市还是很有前途的,全球最大零售企业沃尔玛,在1991年其销售额就突破了400亿美元,1993年达6734亿美元,1995年更创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之和。

    而目前供货商生产规模跟零售商经营规模差距很大,其实对于任何一家零售巨头来说,只要销售额能够达到沃尔玛数字的百分之一二,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控制供货商了,地位上的不平等使得供货商在诸如进店费等问题上只能任由零售商摆布。

    “其实向供货商收取进店费是全球超市业的国际惯例,从积极的角度看,超市向供货商施压有利于生产厂商优胜劣汰。目前市场上很多供货商规模不大,通过抬高进超市的门槛儿,有助于将其中实力不强者淘汰出市场。”陈明洛解释道,“毕竟我们是大型超市,不可能成为不规范的小品牌的销售场所,所陈列的产品必须是价格低质量优的过硬品牌,进店费就是起到一个甄别作用的,毕竟对于自己的产品没有信心的企业,不大可能会答应这样的条件。”

    杨吉儿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但问题的关键是,目前国内的零售市场还没有形成大型供货集团和规范的商品供应链,超市的供应商还是以中小供货商为主,如果超市没有同步学习国际零售巨头发展大型供货集团的经验,只是以国际惯例为托词片面引进进店费概念,同时又借此派生出一些国际上原本没有的乱收费品种,就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向超市供货的生产企业想尽办法把受超市挤压而出现的损失向消费者转嫁的情况。这样的话,吃亏的还是普通消费者哦。”

    “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不负责任的超市在国内并不少见。”对此,陈明洛倒是认同的,他认为关键还是在于管理和经营理念上。

    进店费等额外费用确实很容易把一些不好带结果带进超市里面,比如说一些原本很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商品在购物方便的超市里买不到了。虽然在超市销售产品,销量很大,但是超市因为吃到甜头,不断提高进店费等额外费用,再加上赊销压款等因素,供货企业能收回的货款不断缩水,这肯定会严重影响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行,一些找不到更好办法的品牌企业最终不得不退出超市的经营渠道,转而自己发展的连锁和直营。

    另外一些坚守在超市中,却又不愿牺牲质量的厂家则采取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利用消费者普遍认为超市商品价格低的心理,在超市负责采购的具体人员配合下,暗地里抬高商品在超市里的售价。

    还有一些就是在生产原料上下功夫,以面包为例,主要原料无非是面粉、鸡蛋和糖,但其实原料差价非常大。品牌企业生产用的面粉每袋要七八十块,而市面上最便宜的面粉只要三四十块钱。鸡蛋和糖更可以少放或者用其他代用品代替,高级鲜奶油和普通奶油的成本就差了一倍多,如果再变成人造奶油,成本就更加低廉了。

    而更改了原料之后,不懂行的消费者很难察觉。再说了,产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而且价格也挺便宜,销量仍然会很不错。

    “这么一来,还是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嘛。”杨吉儿说道。

    “所以说,关键还是在管理上。很过在外国看起来很正常的东西,一旦到了国内,立刻就变味儿了。”陈明洛说道。

    “那你对这两家超市有什么期望?”杨吉儿问道。

第四百二十九章 干超市其实也很有前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